8月起深圳交警通过GPS对泥头车进行24小时行车监
导语:8月起,深圳交警将通过GPS对泥头车进行24小时行车监督,严查六类违法行为。
泥头车超速、疲劳驾驶、车辆逾期未年审……8月起,深圳交警将通过车载卫星定位仪对重点车辆进行24小时行车监督,重点查处六类违法行为,最高罚5000元。
按照规定,重点车辆均应安装GPS
“按照规定,重点车辆都要装GPS。”市交警局指挥处情报科副科长俞晓琨表示,根据《广东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》的有关规定,泥头车、危险货运运输车辆、客运班车、旅游包车、重型货车、校车、教练车等重点车辆必须安装车载卫星定位汽车行驶记录仪。
“利用GPS对车辆进行实时监控,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营运驾驶员超速、闯禁令和疲劳驾驶等违法行为,预防和减少道路事故。”俞晓琨告诉记者,以疲劳驾驶为例,按照规定,驾车4小时以上就算疲劳驾驶,必须休息20分钟以上之后才可继续驾驶,因此当GPS发现泥头车行驶4小时期间,速度为0的时长未满20分钟,就可以认定为疲劳驾驶。
哪些车辆将受监控?俞晓琨表示,自今年8月1日起,深圳交警将依据公安部《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卫星定位技术取证规范》的规定,利用车辆卫星定位数据全天候监管这些重点车辆。前期,先在泥头车行业试点,目前全市泥头车均已安装GPS,此后将逐步扩大至危险货运运输车辆、客运班车、旅游包车、重型货车、校车、教练车等重点车辆。
不安装、伪造GPS数据最高罚5000元
哪些行为将被查处?据悉,六类泥头车违法行为将被GPS监控,包括超速、疲劳驾驶、违反规定时间行驶、违反规定线路行驶、逾期未审验上路行驶和未按规定安装和使用车载卫星定位仪器等。
记者了解到,深圳交警将24小时通过非现场查处违法行为,依托重点车辆管理平台全天候监管泥头车,制定三级响应机制。一级响应:车辆逾期未审验、逾期未报废、有5次以上违法未处理等仍上路行驶的,将车辆列入卡口预警系统全市缉查,直至车辆违法状态消除或被查扣。二级响应:通过车载卫星定位数据发现泥头车一旦出现上述六类违法情况的,重点车辆管理平台将会自动预警、自动提取交通违法的证据要素,民警审核确认无误后,即可录入系统进行处罚,实现非现场查处。三级响应:通过车载卫星定位数据发现异常数据但尚未达到非现场处罚标准的,辖区大队民警通知所属企业上门调查了解情况,督促企业落实监管主体责任。
不安装GPS、GPS数据造假等行为将被严查。按照规定,重点车辆均要安装车载卫星定位汽车行驶记录仪,对未安装或造假等违法行为,深圳交警将充分利用视频、卡口、电子警察等设备,对数据交叉比对,一旦发现一律顶格处罚,并移送道路运输管理部门查处。
其中,两类伪造、篡改、删除车辆动态监控数据的,将处2000至5000元罚款:1、破坏卫星定位装置以及恶意人为干扰、屏蔽卫星定位装置信号的;2、伪造、篡改、删除车辆动态监控数据的。